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出台《安徽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贵州省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以及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四川省绿色建材产业链发展推进实施方案(2025-2027)》等多省份相继出台关于建筑领域推动装配式混凝土墙材,既可推动绿色低碳建造,又能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以下为相关文献:
(七)推进绿色低碳建造。推进“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培育一批智能建造企业和项目。到2030年底,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中优先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建造。推广建筑材料工厂化精准加工、精细化管理。推动绿色工地建设,积极推广节能高效环保型施工设备,加强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控。推进建筑废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到2030年底,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吨/万平方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支持商品混凝土、墙体材料、门窗制作、钢材生产加工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向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企业转型。(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支持注册地在安徽的认证机构取得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资质,推进相关企业获得绿色产品认证。组织有条件的市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鼓励推动绿色建材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探索向“绿色建材系统方案供应商+特色乡村建设供应商”方向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开展超低能耗等低碳建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光储直柔、建筑固废资源化等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保温、建筑光伏一体化、高效节能低碳设备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培育遴选一批建筑光伏一体化创新应用场景案例。(省科技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实施建筑节能降碳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工程,支持设备制造、建筑材料等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发挥新型墙材生产在资源综合利用优势,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类墙材和传统墙材融合发展,降低能耗,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利用效率和水平。鼓励企业组织职工开展建筑节能降碳有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二)预拌混凝土及制品
1.推广应用超大体积、超深地下空间、超深水下工程、严酷环境条件下的高性能特性混凝土及其工程应用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用轻质高强混凝土;高性能聚合物混凝土和砂浆、FRP纤维增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用高强度轻骨料,高强轻骨料结构混凝土;满足山体修复与治理、石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需求的绿植一体化生态混凝土等新产品工艺技术。
2.推广应用低品位原材料、尾矿及其他工业固废深加工、精加工技术和复配技术,建筑垃圾、尾矿、废石等生产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等技术。
3.推广应用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混凝土复合外墙板,标准化、通用型、易拆卸、可重复使用的隔墙板、屋面板、楼面板、楼梯及其节点设计与结构构造,利用超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开发轻型混凝土管涵、建筑构件、电杆、风电塔架等大型预制品,超大口径钢筋混凝土排水蓄水管、高性能钢筋混凝土顶管、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箱涵等混凝土制品,可拆卸、可多次重复使用、高性能和超高性能预制混凝土建筑部品和工程构件等技术。
4.支持预拌混凝土企业进行制造执行管理、智能物流配送、在线质量监测的全产业链智能化集成系统改造,形成完整的预拌混凝土工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5.推广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加快提升原材料供应链、生产流程管理和工程应用与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配合质量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原材料和产品集采平台,在危险、繁重工序广泛采用机械手、机器人替代,打造“智慧工厂”、“黑灯车间”,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和远程控制、远程运维,在预制构件生产、存储和施工管理中融合BIM技术,促进建筑设计、建造施工与预制混凝土生产、构件运输、装配化施工等深度融合。
6.支持企业开展高性能混凝土用优质机制砂石骨料生产应用,推广应用以机制砂石颗粒整形、级配调整、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绿色矿山建设等关键技术和工艺。
(三)墙体材料
1.推广应用支持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烧结多孔砖、空心砌块、复合外墙板、石膏板等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部品化产品;适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配套的磷石膏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复合建筑墙体等建筑部品部件;利用磷石膏、煤矸石、粉煤灰、锰渣等再生资源生产墙体材料的工艺技术。
2.推广应用支持B06级及以下容重级别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板)、自保温烧结砌块、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的轻质内墙隔板、硅酸钙板、保温装饰一体化等装配式墙板、墙体,以及利用粉煤灰、城市建筑垃圾和磷石膏、锰渣等固体废弃物生产的复合保温砌块、轻质隔墙板、纸面石膏板、磷石膏砌块等节能利废型新型墙材工艺技术。
3.推广宽断面吊平顶隧道窑、余热回收利用、硬塑或半硬塑真空挤出成型、自动切码运系统、非烧结砖砌块全自动液压成型、生产原材料处理和清洁安全生产设施配套,装备规模化、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
4.支持利用“烧结墙材生产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污泥技术与装备”对现有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支持利用现有砖、石产品工厂化制造装配式墙体的技术改造。
5.支持企业升级形成原料精准制备、坯体成型切割、干燥(蒸压)养护、窑炉优化控制、质量自动检测、智能包装物流、自动卸车码垛、污染排放控制等工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三、主要任务/重点任务
(一)产业发展能级提升行动
1.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开展重点城市建材产业发展情况摸底工作,鼓励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及区位优势,打造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成都、德阳、泸州作为主要承载地,要发展区域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提升产业综合承载能力,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凝土、装配式部品部件、碲化镉发电玻璃、建筑密封胶及建筑涂料等。眉山、绵阳、南充、乐山、广安、达州、宜宾、雅安作为协同发展地,要积极参与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作,发挥区域引领和配套作用,重点发展特种水泥、混凝土外加剂、门窗幕墙及装饰装修材料、特种钢材、高端陶瓷、玄武岩纤维、竹建材等。(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发展先进产品。发展适合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等不同应用场景的部品化、功能性绿色建材产品。加快基础原材料低碳化、制品化,建材制品复合化、轻型化,装饰装修材料功能化、装配化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光伏组件、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以竹代塑材料、相变储能材料、固碳材料、全固废胶凝材料等新型绿色建材。
青岛中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作为一家专注于建筑新材料研发的科技型企业,致力于提供建筑绿色节能环保材料以及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凭借在行业内的卓越表现,公司已荣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科技创新型企业与雏鹰企业等称号。
公司专注于轻质泡沫混凝土技术,涵盖研发、工艺指导、设备提供和施工管理等实际应用。依托自主研发的外加剂、发泡剂、墙体施工成套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开创性地解决了现浇墙体、屋面保温、地面找平、回填等领域的开裂、沉降、容重高难题。与传统工艺及材料相较,不仅大幅缩短工期,更显著提升工程质量与性能,有效降低综合成本,展现出卓越的市场竞争力。